Android开发笔记(一)- 四大组件简介

Android开发笔记(一)- 四大组件简介

因为最近开始系统地学习Android开发,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所学到的Android内容做一个整理。既算是对已学到知识的总结和梳理,也可以检查自己理解中出现的问题,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。因为是第一次写东西,所以有什么不详细,不清楚,不准确的地方,还希望可以指正,我们共同讨论,共同进步。

本篇文章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基于自己通过Google官方说明文档,StackoverFlow, CSDN等网站的阅读获得的,希望通过我个人的理解,让这些知识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。

Application Structure

进入Andorid的第一个需要理解的知识,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,就是了解Android application的架构。构成一个完整安卓APP的,是各种各样不同的Component(组件),这些Component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和职责,比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的Activity,负责后台相关工作的Service,负责监听传递信息的BoardcastReceiver, 以及存储读取数据的ContentProvider等等。

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:如果说现在需要做一个负责计算汇率转换的Android应用,那么其对应的组件功能分别为:

  • 首先要实现汇率转换的功能,我们就需要一个让用户输入金额大小,选择转换货币类别的界面,这就是CurrencyConvertActivity,在其中定义了一切UI与用户进行交互的逻辑;
  • 接着我们想在后台服务器实时获取当前的汇率数据信息,那么就需要一个BoardcastReceiver来随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当前最新的汇率信息并传送给CurrencyConvertActivity,用来计算金额;
  • 如果我们想在App启动时根据系统中用户设定的当前国家来显示对应的国家货币,并且在用户切换国家/时区时在APP内进行实时更新,就需要建立一个CountryChangeReceiver来监听TIMEZONE_CHANGED系统事件并在监听到切换国家/时区时进行识别;
  • 如果我们想将实时获得的汇率进行缓存,以便在网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获得最近一次实时汇率表,那么就可以使用ExchangeRateContentProvider将汇率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

现在整个Application的架构大致就是这样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manifest xmlns:android="http://schemas.android.com/apk/res/android"
package="com.yunze.myapplication">

<application
android:allowBackup="true"
android:icon="@mipmap/ic_launcher"
android:label="@string/app_name"
android:roundIcon="@mipmap/ic_launcher_round"
android:supportsRtl="true"
android:theme="@style/AppTheme">
<activity android:name="com.yunze.myapplication.CurrencyActivity">
<intent-filter>
<action android:name="android.intent.action.MAIN" />
<category android:name="android.intent.category.LAUNCHER" />
</intent-filter>
</activity>

<service android:name=".BackendService">
<intent-filter />
</service>

<receiver android:name=".CountryChangeReceiver">
<intent-filter>
<action android:name="android.intent.action.TIMEZONE_CHANGED" />
</intent-filter>
</receiver>

<provider android:name=".ExchangeRateContentProvider"
android:authorities=".ExchangeRateDB">
</provider>
</application>
</manifest>

上面显示的这个AndroidManifest.xml,可以理解为一个Android Application的“骨架”。正如我们之前所说,Activity,Service,BroadcastReceiver和ContentProvider可以算是Android Application的四大“组件”。而AndroidManifest.xml文件则正是申明这个App所使用的所有组件的地方,所以当我们开始上手一个新的安卓项目时,应该要从AndroidManifest.xml开始看起,才能比较详尽全面地了解这个App。

Android Components

下面具体来比较一下不同的组件之间的关系,让我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。

Activity:整个Android开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。Acitivity中定义了App与用户的交互逻辑,例如当用户点击当前这个按钮,应该发生什么事,是显示一个文本框,更改图片的颜色,或者关闭当前界面回到上一个界面等等。可以说:所有关于用户交互的逻辑全部都只能定义和存在与Activity之中。

Service:如果我们的APP中需要一个长时间运行在后台来处理业务的功能,比如频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,或者需要等待服务器随时返回请求,或者要长时间从服务器加载大型文件(比如在线浏览视频),此时就需要用到我们的Service组件。Service组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:可以长时间的运行在后台进行服务,直到完成任务后将自己结束,并且其中不能定义任何与用户UI有关的内容。

BroadcastReceiver: 这可能是四个组件中比较不好理解的一个,其实可以把它想象成APP的一根“天线”,它的功能就是主动接受其他APP传来的特定“信号”。比如我们之前说的TIMEZONE_CHANGED这个event,当安卓系统检测到用户手机切换了时区时,就会向整个系统内广播这个TIMEZONE_CHANGED event,此时如果我们的APP中含有一个注册了TIMEZONE_CHANGED的BroadcastReceiver,那么这个receiver就会被触发并完成一系列我们定义好的逻辑。

ContentProvider:这个组件一般为存储和获取数据提供统一的接口,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。通过这个接口,其他应用看不到数据是如何存储的, 但通过ContentResolver可以对其进行包括:添加(insert), 删除(delete), 获取(query), 修改(update) & 返回MIME类型(getType)等一系列的操作。在这个组件中,所有文件都是通过URI来识别,结构为: content://授权信息/表名/记录。

这里要稍微说一下BroadcastReceiver与Service的区别,它们都是运行在后台,不带有任何UI的组件。但是Service作为消息的接收方是只能被单独触发的,而不同的BoardcastReceiver却是可以被一起触发的,前提就是它们都注册了同一个event。下面是在看他人的总结介绍时看到的一张很有意思的图:

从这张图上来看,有几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:

  1. 只有Activity才可以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(理论上讲其实是有其他办法可以从Service和BoardcastReceiver中启动的,但是这里说的不是“能不能”,而是“是否应该”),当我们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项目时,都会自动生成一个MainActivity,所有关于APP的行为和逻辑都应该在这个或者几个Activity内来完成,项目也会有一个Application类,这个类一般是作为各种Activity的容器来使用,不要轻易将代码逻辑写在Application里;而启动新的Activity的方式就是在StartActivity()方法中传递一个Intent类,这个下面会讲到。
  2. 只有Activity才可以Layout Inflation。这个也比较好理解,因为前面说过,只有Activity才能处理和用户的交互,显示所有的UI和Layout(其实所有的UI都只能run在UI Thread,也就是Main Thread上,而只有Activity可以access到Main Thread,所以当然只有它可以处理UI的部分)。当然也是有Tricky way来做的,比如call runOnUiThread()之类的,之后等到写multi-thread的时候会涉及这部分。
  3. Broadcast Receiver所监听的Event一般来说是向全系统广播的一些事件,比如手机连接好了WIFI,手机外接了电源等等。当然也可以监听自定义的event,但是根据我们前面说的用途,自定义的情况比较少,毕竟没有必要只向自己的一个service或者activity进行广播。

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onents

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组件间的通信方式,所谓“通信”,其实就是指:1. 从一个组件向另一个组件传递参数;2. 从一个组件生成另一个新组件。传递参数的方式有很多,但是生成组件的方式却很有限:

Activity

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 startActivity()startActivityForResult() 方法并传递一个Intent实例。这两个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从新的activity返回一个结果,比如通过新的activity选择一张本地存储的图片,或者通过新的activity确定一个文件是否已经发送完毕等等。Intent中包含了新的Activity的类名以及一些初始化需要的数据(Extra)。 通过putExtra()方法可以将这些数据传入Intent,从而传递给新的Activity。

Service

启动一个Service的方法大致有三种:

  1. 直接开启:通过startService()方法并传递一个Intent实例,这个方法和Activity基本一致;
  2. 绑定开启:通过bindService()方法并传递一个Intent实例,绑定开启与直接开启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:绑定开启的service会在开启它的组件生命周期结束时随之结束,而直接开启则不会。实际上,直接开启的service会一直运行,直到stopService()被执行,或者App被卸载。
  3. JobScheduler调度:在Android 5.0+中,可以通过JobScheduler中的schedule()方法来启动一个service,这个方式目前我还没有用到过,以后如果涉及到再单独写一篇吧。

BroadcastReceiver

启动BroadcastReceiver的方式和Activity基本一致,区别在于可使用的方法更多,其中包括:sendBroadCast()sendOrderedBroadcast()以及sendStickyBroadcast(),也都需要传递Intent实例到各个方法中。Broadcast有一个不同点在于静态注册/动态注册,之后会专门写一篇讲它。

ContentProvider

这个组件和其他组件不同,因为它只是一个接口,所以其不需要进行启动或者初始化。而使用ContentProvider的一般步骤包括:

  1. 创建一个实现ContentProvider接口的类,并实现接口中的各个方法(insert(), delete(), query()等);
  2. 在AndroidManifest.xml中进行注册;
  3. 通过getContentResolver().query(URI)方法就可以直接获得定义的ContentProvider中的数据。

参考链接

Application Fundamentals - Google Android 官方说明文档

Comments